2、搜索引擎目前的職能是流量分發權、還是產品入口嗎?
3、整個搜索生態還需要新的搜索引擎誕生嗎?
而情緒背后的邏輯也并不復雜:理論上作為PC時代(或者WEB1.0時代)的產物,它誕生的背后成因實際上是彌補“產品與用戶之間交互場景的不足”,以數據庫+算法的形式幫助用戶滿足自己的精準訴求——而理論上在網絡環境更便捷、設備更多樣、產品品類更垂直的移動互聯網時代,并不存在這種“不足”,甚至表現為“過剩”。
所以在大部分人看來,“搜索引擎”這樣的產品形態已經遠遠落后于當下環境所表現出來的實際狀況,整個搜索生態的上升空間已經微乎其微,更別說容納新的入局者了。不過答案真的如此嗎?
一個新趨勢:搜索越來越粘人
先說結論:與大眾輿論的預測相悖,搜索生態不僅仍然保持著高活躍度的增長姿態,并且從數據來看“搜索”正在變得越來越粘人。
百度剛剛發布的2019年Q2季度的財報顯示,截至2019年6月,百度App 日活1.88億,同比上漲27%,其中App內搜索查詢同比增長49%——按照此前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數據,即截止2018年12月我國搜索引擎的市場規模達6.81億、百度市場份額達72.7%計算,可以理解為搜索業務仍然是百度生態增長的主要推動力。
并且肉眼可見的是,百度生態內實現了高速增長的業務板塊,無一例外是與搜索業務進行了主動對接的,比如以百家號為核心的百度內容生態。
在今年6月公布的數據中,百度App的日活用戶達1.88億,同比增長27%;智能小程序的月活用戶達到2.7億,環比增長49%。而這顯然得到搜索引擎背書的成果。
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百度逐漸調整了搜索結果的權重分配,將內容來源劃分為“百家號”和“媒體網站”兩大類,“百家號”內容能夠直接出現在百度新聞的搜索結果內,成為了用戶信息檢索的主要來源之一,百家號內容開始獲得大量導流。
并且實際上百家號本身就可以理解為是“信息流資訊對搜索引擎主動適配”的結果。早在2013年12月內測期間,百家號(當時還叫做“百度百家”)就將自己的核心邏輯鎖定在“流程簡潔”:作者自行上傳或抓取作者所綁定的第三方平臺+非敏感內容機審后直接發布。
考慮到智能手機+4G網絡普及推動的“換機潮”,以及隨之而來的內容創業大爆發,大概發生在2014年前后的這個時間節點,這種對內容創作門檻和時效性都十分可觀的邏輯設計可以說是相當前瞻。
百度小程序的高速增長同樣也指向了搜索引擎。
區別于傳統的小程序啟動方式(用戶需要輸入準確的小程序名稱或者找到小程序頁面),今年3月,百度開始在搜索結果中全面接入智能小程序,增加了搜索內容與小程序的相關性,比如用戶在百度搜索框內輸入“JOJO的奇妙冒險”,能夠提供動畫播放的PPTV小程序就會優先出現在結果頁面中。
除此而外,百度生態內的自有業務板塊也進行了“小程序化”的改造,例如百家號,這讓小程序在搜索引擎分配百度自身業務板塊更多權重的情況下,得到了使用率和活躍用戶數量疊加倍增的機會,并直觀體現在了數據層面上。
截至2019年7月,百度智能小程序月活用戶達2.7億,入駐小程序數量已經超過了220萬個,保持強勁勢頭。
值得一提的是,許多目前允許狀況較好的“名片式”百度小程序,其基本場景也是基于搜索引擎成立的,例如上海車展小程序觀眾可以在“上海車展”官方智能小程序主頁上方的查找框,查找汽車品牌稱號,能直接看到該品牌的展館方位。據說,當時央視財經的主播就是借用這一功能,第一時間找到了想要采訪的目標,順利完成了采訪任務。
總之通過一系列的數據和案例我們不難發現:搜索引擎不僅仍然擁有巨大的用戶基礎,并且在整個生態內扮演著類似于粘合劑的作用,一方面對接不同的業務板塊使之成為可以有生態感的整體,另一方面補全用戶與目標場景之間的路徑。
而這也帶來一個新的問題:為什么搜索引擎能打破理論上的假設,在移動互聯網完成了這樣的逆生長呢?
為什么會出現新趨勢:逆向需求與主動適應
平心而論,其實大眾輿論對于搜索引擎的判斷其實并沒有錯:信息過載、用戶負擔加重、算法及服務器負荷加大,種種移動互聯網時代表現出來的市場環境,確實形成于PC時代搜索引擎開始暴露出越來越多的問題,并逐漸為人們所放棄。
但實際上人們放棄的也僅僅是搜索引擎在PC時代形成的產品形態,并沒有放棄對于搜索的需求。
簡單來說,在PC時代的搜索引擎之間被淘汰的過程中,人們曾經試圖采用數據匹配等類似于“投喂”的形式,來取代搜索引擎過去所承擔的“流量分發”或者“場景入口”的職能。
但在實際的使用中,數據匹配雖然賦予了人們更多的自由空間,不再拘泥于某種特定的互聯網使用路徑,但在即時性需求面前短板卻非常明顯:用戶的個人能力終究是有天花板的,但即時性需求卻在不斷膨脹——甚至在人們即時性需求不斷增加的前提下,數據匹配等“投喂式解決方案”反而增加了用戶的使用成本(檢索有用信息、減少干擾信息、孤島效應等等)。
在這種情況下,市場便自然而然地對搜索引擎表現出一種逆向式的需求:全網搜索的意義逐漸減小,搜索引擎越來越強調對于場景的主動適應能力,即搜索結果的個性化垂直化、以及搜索延伸場景的銜接度。而這層邏輯在如今的搜索生態中已經有了非常直觀的落地。
搜索個性化垂直化方面,其實早在PC時代“搜索預測”技術就已經很成熟。
所謂“搜索預測”,簡單來說就是通過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的計算,精準預測用戶實際上的真實用戶需求是什么,常常被用于糾錯和流量的流量二次引流(通過關鍵詞聯想的方式)。總之,搜索引擎的開發者們希望通過技術層面來主動優化用戶獲得的搜索結果。
但同樣不可否認的是當時的“搜索預測”歸根結底也只是一個用戶主動行為,需要用戶主動選擇搜索策略、需要用戶對搜索結果進行自己判斷,搜索引擎在其中僅僅起到的是“渠道作用”,對用戶的來龍去脈控制力無限趨近于0,也從而讓搜索引擎的體驗產生不小的波動。
因此如今的搜索引擎越來越多的擺脫傳統產品形態(即提供一個供用戶輸入關鍵詞的搜索框),試圖通過AI、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重新定義用戶與搜索之間的交互邏輯,更多由產品主動進行基于用戶畫像的主動搜索,以減少由信息過載、信息獲取門檻過高等客觀環境帶來的損耗。
搜索延伸場景銜接度方面,直觀體現在越來越多的以搜索引擎為基礎的大生態開始出現。
以“百度搜索+百家號+百度小程序”為例,百度的構想是一套內容+服務解決方案,構建完整內容生態閉環。
移動互聯網時代,各個App使得用戶體驗割裂,百度推出智能小程序和百家號,就是希望互聯網是互聯互通、平等的局面,是為了解決移動互聯網割裂的問題,在這樣一個有機內容生態閉環內,每個App都能夠成為提供全部服務的完整體系,激發了百度平臺上內容的活力,也實現了內容的價值延伸,內容打通服務。
結語
這是搜索引擎最壞的時代,但也是搜索引擎最好的時候。
一方面,當下的市場環境已經無法容納下任何孤立的搜索引擎,人們對于搜索引擎的主動適應能力和生態搭建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無形抬高了行業的入局門檻,但正如百度對增強移動生態的不懈努力,讓使用場景越來越多,從而促進搜索和用戶花費時間的增長:
搜索生態也在這樣的環境下重新獲得了新的生命力,重新嵌入了移動互聯網的版圖中,以此獲得了更高的上限空間。
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有關“搜索”的故事還遠遠沒有劃上句號。在未來,搜索引擎所承擔的職能一定越來越智能、越來越伙伴化,將以合作的方式與用戶們共同書寫新的互聯網藍圖,而搜索引擎之間的競爭也將越來越聚焦于技術的硬核賽道,才不會被時代所淘汰。
如今先行者百度已經做好了準備,后來者們做好準備了嗎?
本文由今科科技用戶上傳并發布,今科科技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文章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今科科技立場。未經作者許可,不得轉載,有涉嫌抄襲的內容,請通過 反饋中心 進行舉報。
售前咨詢:0760-2332 0168
售后客服:400 830 7686
1998~2024,今科26年專注于企業信息化服務
立 即 注 冊 / 咨 詢
上 線 您 的 網 站 !